2012年4月12日 星期四

太平輪遇難暨紀念大移民六十週年


太平輪遇難暨紀念大移民六十週年

2009-01-15 21:21 |迴響:3點閱:3471

一月十七日上午十點我們有個活動
如果您有興趣參與 請與我們連絡 


太平輪遇難暨紀念大移民六十周年
一、時間:2009117日(六)上午十點
二、地點:「海軍基隆後勤支援指揮部」內,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
三、交通路線:中山高速公路基隆交流道下,往中正路沿濱海公路行駛,過長榮飯店後直走即到。
四、參與貴賓:太平輪旅客罹難家屬
五、說明:
1949年初(民國三十八年),國共戰火未熄,但隨著國軍大勢已去,海上正經歷一場短暫而密集的民族大遷徙,大批民眾避難流離至台灣,最後長居於此,但也有許多人,在冒險渡過黑水溝時歷經浩劫,永遠到不了彼岸。
1949127日小年夜,上千名旅客擠上了由上海開往基隆的太平輪,由於人員及貨物嚴重超載,加以違規於夜間航行而未開燈,太平輪與基隆出發的貨輪建元輪於舟山群島海域相撞後沉沒。太平輪上僅三十六名乘客獲救,其餘近千人皆不幸罹難,包括李昌鈺的父親,以及當時南京音樂學院的院長吳伯超先生。
2005年,《尋找太平輪》紀錄片問世,這段歷史事才又漸漸受到關注,並在兩岸三地引起不少迴響,更多的歷史片斷也因此浮出水面,包括一位仍然健在的太平輪事件生還者、與一位遺腹女、當年替太平輪打官司的律師之子、頂替船公司入獄的會計之子。
而罹難者家屬們及相關人士也於2005年後固定聚會,並組織「太平輪之友會」,每年一月都來到基隆港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前,追思未能抵達台灣的親友。母親搭太平輪來台、亦是《尋找太平輪》採訪者的作家張典婉,在紀錄片完成後,正著手將更多的訪談及珍貴文獻整理成書。
     今年正值此太平輪事件六十周年紀念之時,太平輪之友會促請政府正視這段歷史,提出兩項訴求:

1.          重立紀念碑: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目前位於基隆軍事管制區內。自民國四十年立碑以來,碑上除了于右任所題碑名外,並無罹難者姓名及其他文字敘述;且家屬至碑前獻花致祭,均需先行文向軍方申請,極為不便。懇請政府考慮在基隆港設立一紀念園區,為紀念碑加註遇難者姓名,並邀請於太平輪上出生的著名藝術家周舟,策畫一地景藝術,更添紀念意義;俾使一般民眾皆前往追思緬懷,以慰沉沒在深海和歷史洪流中的亡靈。
2.          127日訂為「大移民日」1949年前後,因國共戰爭而來台的人數,估計約有一、兩百萬人。他們最終成了台灣的新移民,在這裡開枝散葉、建立新家園。太平輪之友會發起人之一的楊長鎮認為:無論對這場遷徙的解讀為何,這都是台灣史上不能抹滅的一頁。建議政府將太平輪遇難日127日,象徵性地定為國定節日「大移民紀念日」。

連絡人  程小姐  0937853037
  
     尋找太平輪部落格http://groups.msn.com/taiping


回應: 太平輪遇難暨紀念大移民六十週年

我是舟山群島岱山島人,1949年春節前,全家都焦急地等待出海捕魚的父親未如往年提前回家過年。父親在除夕晚上趕回,說是昨夜回航時途中遇到一輪船沉沒(還不知船名)海面漂浮許多貨物及落海者,有些船隻在救人,也有船在打撈棉花,他與船員努力救起數人,因船上無多餘棉衣禦寒,叫睡在被窩裡,趕快送到附近沈家門漁港後再轉舵回家,所以晚歸。
那時我們還慶幸戰爭的災難還未延伸到舟山波及我家....不料翌年(1950)5月駐守舟山的國軍秘密大撤退,臨走還抓了上萬青年到台灣來當兵,其中包括未滿14歲的我.....

戰爭的禍害是不會選擇時間、地點 及人群的.....
為太平輪遇難同胞哀悼!
更為千千萬萬因戰爭而受難的同胞哀悼!
2009-01-18 16:07 | 岱山人

回應: 太平輪遇難暨紀念大移民六十週年

謝謝您的留言
很歡 迎加入我們的活動
您母親與我母親 應是差不多時候到台灣

2009-01-18 00:02 | 張典婉

回應: 太平輪遇難暨紀念大移民六十週年 

那是很小很小的時候,聽母親和朋友提及她是搭前一班次的太平輪來到台灣,船沈時她的感慨直到數十年後,小小的我也可以感受到.如今媽媽已經不在人世,聽到太平輪,總有一種滿是惆悵的親切感,我對推動大移民日有興趣,可以怎麼作呢?
2009-01-17 12:18 |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