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

看見桐花 看見客家


看見桐花 看見客家

2008-05-12 15:04 |迴響:2點閱:8197










十年前,還是傳媒人,與一些年輕朋友;在台灣角落從事記錄片拍攝,天天都在深山田野遊走,每到桐花開時,走在山林裡,桐花飄落,我們就在山林間遊走,一回去大湖;拜訪山居的女畫家李平,一路往芎蕉坑走,林間小路盡是白花落散,我們說;那捨得讓車行過花毯呢?那時候就想應該辦個活動,讓更多人來看桐花飄落,賞花季。.

連著許多年,常與南庄的好友翁美珍(註一)約著一起看桐花,那年我們就想著要在南庄,她的山莊裡,賞桐花、聽音樂;請詩人朗詩;我們興緻勃勃寫了企劃案,想與家鄉苗栗的文化單位,申請辦場桐花音樂會,記得當時,文化官員說;沒聽過這種活動,他說:「桐花到處都是!有什麼好看!」我們有些失落。

過了幾年,在自立晚報主編副刊,與幾位客家女子陳美禎、涂月華、邱月華(曾一起在客家電台工作,及一起拍記錄片的伙伴們)談起這個構想,我們決定在副刊試試。

2001桐花開時,我們領著一車副刊讀者,上南庄賞花去,還安排當地文史工作者,拜訪客家村;上原住民部落看織布,陳以諾牧師還安排了多位當地青少年,在桂花巷演奏木笛,吃了道地客家菜,到美珍的山芙蓉喝悠閒的午茶,算是第一次小有計劃的賞花活動,之後我們也在副刊做了特輯報導,由同事;寫「台灣客家地圖」的邱彥貴主導版面,得到許多讀者的迴響,直問以後還要辨嗎?不幸的是,那年秋天,自立晚報就宣佈停業了。

第二年進入行政院客委會服務,當時的主委葉菊蘭、主秘楊長鎮,都是來自苗栗農村,對桐花都有一份記憶(註二),大家開始用公部門力量,帶動客家家村的能見度,短期間內,將桐花祭,定調為再現客家村,以觀光、休閒旅遊、與文化介紹客家,邀請大家來認識客家村,第一年slogan就是「看見桐花,看見客家」
楊長鎮邀了客家大老,李喬及陳運棟(「客家人」一書作者),為桐花祭寫祭文;及重現客家人傳統的祭天儀式,用客家常見的山林農產作為祭品,我們也希望為這些活動,加入更多文化色彩,讓大家親近客家文學、客家音樂與族群,而不是只有傳統的唱山歌、炒米粉,尤其在客家運動之後,年輕的客家文史工作者,在各地活躍,聚集的能量極待彰顯。









客家小村往往有迷人的小城風光
這裡是南庄老街



 於是我們走訪各地,沿著台三線客家村與各地文史工作者,藝文工作者,規劃出四條的賞桐花路線,結合了陶藝工作室、木雕工作室與詩人、桃竹苗的業者們,再邀請了記者團;從廣播、電視、平面媒體,一起來看客家村,並邀請了文壇前輩們,如陳若曦、曹又方,愛亞,丘秀芷等,與詩人吳均堯、顏艾琳,高雷娜、宇文正、方梓、林黛嫚、楊樹清、、等文友一起來賞花,請愛亞女士;主編第一本的桐花手冊,讓大家驚豔桐花之美。顏艾琳用兒子的話,寫了一首詩:「這裡美得不像地球!」

第一年的活動主祭場,在公館北河村,也是寒夜拍片現場附近,全部村民出動,簡單的舞台,搭在小小的伯公廟前,金曲獎歌手顏志文、謝宇威,邀了許景淳,一同在桐花樹下開唱,呈現了客家常民生活的森林劇場。

有了前一年的經驗,第二年,我們決定加入更多行銷手法,走全方位的主軸,呈現更精緻的客家生活美學,公館的村民們;自動自發找出四百個老碗,在辨活動時使用,獅頭山古道的長者們,要給遊客們奉茶,用了竹筒當杯子,讓往來賞花的遊客,更認識客家生活中的環保習慣,各地文化工作者,紛紛提出了更多的發响,讓活動更具生命力。

這年開始,一些業者加入,一起運用了商業行銷的概念,與公部門合作,推出桐花護照,賞桐路線更多元,活動場次更多,也讓各地文化工作者推出桐花商品,如三義的桐花木屐,公館陶瓷業者們,燒出桐花陶燒品,水墨名家于彭,在美濃紙傘上做畫(紙傘的防雨功能來自桐油),華陶窯推出的桐花茶宴、、、,餐飲業者、美食名店;也都配合推出拿手的客家菜餚,與小點、豐富了桐花盛典。









華陶窯第一年推出的桐花茶宴



同事溫金紅負責製作首張桐花CD專輯;由許景淳主唱;李泰祥老師編曲,並選用了客家詩人葉日松、邱一帆的客語詩為詞。我們製作桐花月台票,桐花郵票,辦桐花攝影比賽,與信用卡、國民旅遊卡;合作賞桐之旅,與時報副刊合作徵文,那一年,各傳媒角落都是桐花,廣播節目裡都是油桐花,同仁們成了名嘴,有空就去趕通告,談桐花。


當晚我們趕到新竹寶山水庫-沙湖壢藝術村,看光環舞集劉紹爐的表演,劉紹爐是寶山農家子弟,紐約學舞回國, 1984年成立舞團,他的嬰兒油系列,讓人印象深刻,曾是國家文藝獎得主,原來我們擔心沙湖壢藝術村地處偏遠,怕觀眾不多,結果最動人是;寶山鄉民都出動了,許多村民扶老攜幼,來看鄉傑出子弟的現代舞,還有來自新竹科學園區的許多粉絲們,在黑夜裡;擠爆了現場。同事與我就坐在遠處竹林下的台階,看一場動人的演出,手裡拿著菜包當晚餐。

演出後;劉紹爐依慣例;與觀眾互動,他首先介紹了他的大哥,一路在他演出生涯中,支持他的老農夫,當他起身,觀眾們鼓掌如雷,接著有幾位劉紹爐兒時玩伴發言,談及他們共同的童年記憶,劉紹爐一一介紹,這是他小時候的同學阿貴,那是他的鄰居、、、、,有些人己經忍不住在台下落淚了,遠方,桐花在夜晚深邃,隨著風吹擺動出點點白影。

之後,桐花效用成形,開始有人討論桐花產值、桐花效益、客家產業,有人以桐花祭當研究素材,(連桐花樹苗也漲價了)、、,在許多文創產業的座談會與分享中,常與一些朋友提及活動細節,但是我最樂於分享;還是創意的產業,來自土地文化與深耕,以及那份與族群同享的生活記憶。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問題:以前沒有桐花的節日吧?桐花也不是台灣原生種吧?為什麼要鼓吹呢?桐花也不是客家村落獨有?

的確,當年我們想重塑的;是客家村的新經濟價值與文化面向,就如櫻花開時,成為日本人生活的盛事。桐花不是台灣原生種,也不在客家地區才有,但是早年為台灣客家農村帶來的經濟收益是事實,如今己成歷史,只是在不同的時代,成功地轉化了符碼,讓曾經有過的經濟效益,轉為現代生活的印記,是一種生活態度、生活美學,彰顯桐花生活美學,是為吸引更多人進入客家村,了解這個土地的族群與現代風貌,才是我們樂見的吧!多年過去,我們看見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返鄉,在社區紮根,化成土地的活水,才是讓人心喜的。










一碗簡單的客家湯圓就是客家歲時記憶




也有人會問;桐花祭;如果要長長長久久,該有什麼樣的方式?回首當時的計劃,大家一致希望多些文化與人文,才能讓活動更有深意吧?就如當年,我們曾有意邀請日本筆會來台灣,與台灣筆會的詩人,一起賞花,卻一直未能成行,之前我也請遠在日本的洪金珠(當時中時報系駐日特派員);代為邀請吉本芭娜娜來台灣;與台灣作家們一起賞花,她很有意願,可惜行程不巧。

過去也曾計劃;逐次放入慢活、樂活的生活樣態,讓更多人體驗;客家文化的底蘊,與歲時記憶,是一個用心與感動,去承受土地、節氣與時光的活動。














賞桐花時正是新筍豐收

賞花吃美食


桐花祭;越辦越火了,早年參與的伙伴們,幾乎多己離散,今年報上有些負面的聲音說,花還沒開就辦活動,讓大家敗興而歸,也看到越來越多元,所謂「產品」,其實心中一直有個大膽的建議是;應該別再辦活動,公部門只須提醒大家在花季,自動去賞花,才是賞桐美學的境界吧 !(如同日本賞花季,多由官方氣象廳去預測花期!)

如果在其位者;可以思考;正常的公部門,在起了火車頭作用後,其實是該一切回歸民間,讓生活美學與常民生活,成為一種樣態,而不是只靠桐花公仔;或是桐花領帶,印製的桐花布,去行銷客家!(這也反應出;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中,往往是產品化大於文化本質,活動盛期人潮,大於文化呈現的迷思。)

桐花再開時,我期待回歸文化的氛圍,用文化記憶,與社會流動的脈動,才能再造文化創意的新路。












註一 美珍是台灣第一位田園咖啡-山芙蓉的創始者,更早之前,她是南庄第一位回鄉設立綠色山莊,休閒產業的領軍者,由於她的返鄉,引領著許多年輕人回到南庄,成功地將南庄轉型為觀光休閒的山村。
註二 對許多客家農村子弟,每年五月都有(來去繞山花)的經驗,山花意是指桐花開時,在許多三年級、四年級、五年級的記憶中,多有小時候上山砍桐樹,秋天剝油桐子的經驗。


迴響與引用列表

回應: 看見桐花 看見客家

一路看著桐花祭的花開花落,現在才知道當初發起桐花祭的創意是非常具有深度及巧思的!但隨著當初發想者的離開,桐花祭的創意也逐年下降,試想,去年到客庄賞桐花的民眾,今年會不會期待看到新的創意與景點,甚至對客庄有更深一層的認識,進而發現”新的客家"?如果只是每年在桐花祭商品上做不同的變化,那不用辦桐花祭,只需把預算用來在全國開設客家商品店,好好的給它推銷一番即可,甚至可以撥一部份的錢請代言人代言,這樣銷售搞不好會更好!不是說開發創意商品不好,只是桐花祭當初創辦的精神要維持,讓大家是真正看見客家,而不是只看見客家商品!
2008-05-12 23:02 | 花小妹

回應: 看見桐花 看見客家

不是才下飛機嗎? 
怎麼就來上這麼大一篇! 

上禮拜到新竹 
沿途看到桐花了 
你是看見桐花 看見客家 
我是看見桐花 想著西雅圖的張典婉 

天涯海角 你總是回台灣 
想必是因為北京和西雅圖 - 
少了桐花的白色點綴 

你 看見桐花 看見客家 
聰明的你 能告訴我 - 
看見甚麼 才能看見河南? 
哈哈! 

張桂越 
2008-05-12 20:44 | 張桂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