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

家書


家書

2008-06-04 12:38 |迴響:3點閱:3327








母親在上海的洋樓


春天剛過,院子裡的杜鵑剛卸下瑰麗泣血的容顏,空氣中飄送著淡淡地梔子花香,果園中抽長的綠葉圃圃卷在長藤,遠遠狗叫聲伴著送信的綠衣人,拉開嗓門,「先生娘,有信!」我在門縫中看見他的大盤帽下,晒成黑亮的皮膚,我一手拉著土狗小黃的脖子,上回,不小心,小黃咬了郵差的綠褲子,害我們家好久沒有收到信了。
看到信差,是母親最歡喜的期待,沒有電話的年代,母親遠渡從大陸到了台灣苗栗的農村,成為客家農婦、耕作、農事之外,最大的期盼,就是收到一封封家人、朋友、同學的信。
一九四八年,十二月,她坐上太平輪在基隆登岸,不久,坐上火車、客運、台車,一路來到苗栗頭份的斗煥坪,告別了上海,出生地日本,與她的母親、妹妹、弟弟,分隔不同的國度,不同的城市,家書、信件,成為她最思念,也是唯一與家人往來的訊息。
一封封飄洋過海的家書,來自外國的郵票,成為童年中最神秘的禮物,母親看信、看完,我等著問母親要那些貼在信封上的郵票,物質匱乏的年代,沒有太多玩具,沒有太多娛樂,有幾張來自日本國、美國的郵票,就足以讓我興奮許久。
晚餐,昏黃燈下,母親燒好晚飯,拿出信,戴上老花眼鏡,與父親一起讀著來自家人的問候,然後唸給我聽,在童年記憶中,已仿若是一種神聖的儀式。
記憶中,一杯好茶,父親戴上眼鏡,在燈下讀著來自日本、美國的家書,有時還有一些小包裹,是來自美國紐約ㄚ姨的巧克力,那時因為遠渡重洋,到了台灣,巧克力已經融化了,與彩色金紙裹成一團,但是吃在口中,仍有著幸福的感覺與奢侈。到了晚上,也捨不得刷牙,似乎怕把巧克力與來自紐約的想像給遺忘。
每年節慶,我們也接到母親家人、朋友,來自世界各地的卡片,遠方的外婆穿?日本和服,我印象中的外婆都來自於一張張黑白照片,拼捧著日本的氣味,母親在節慶時,總會帶著興奮的聲音,回憶她的少女時光,青春歲月,與外婆、舅舅們,在日本坐船到上海的記憶。
父親與母親總是用我聽不懂的日語、廣東話、讀屬於大人的世界,有時我好奇地打探一下信中內容,母親才會慎重地翻譯給我聽,記憶中,不外是外婆很好,ㄚ姨在紐約工作順利,隨信附上的信件中,也經常掉出一張張的照片,我就在照片中,認識了外婆、舅舅與遠在紐約的ㄚ姨,可惜這些親人,只在我成年後,才見到ㄚ姨,其他的長輩只留在童年時家書中的描述,與一張張照片燦爛的笑容。

母親初到台灣頭份時,與她坐太平輪來的狗在果園.
春天過完,太陽越來越烈,校園中的鳳凰花開得火花,果園地葡萄樹結滿了果實,彎延蔓藤,伸出蔓妙的枝椏,下了課,我也得到果園中幫工人替葡萄穿衣服,免得被貪吃的鳥虫咬了,壞了果實的價格,母親也忙在晚上為我趕製衣裙,隨季節的腳步,我也開始抽長,母親替我做新制服,準備應付新學期,陰丹士林蓋的布書包,上面還要?朵花,才是大功告成,我去年的舊書包,已經洗得泛白。
有信囉!我探探頭,桌上還擺?一張藍色的信盞,可是平日笑臉迎人的母親,這天卻意外沉浸,奇怪的是這天晚餐,是父親下廚,他匆匆炒了一盤炒飯,母親紅了眼,我期待在晚上,再一次的等待父親與母親翻譯家書的儀式。
不過,這個夏天的晚上,儀式似乎有了變化,母親紅著眼,沒有再出現在桌邊,我想儀式再次出現,「在大陸的舅舅上吊了。」之後許久,母親收到家書的沉默,替代了過去收到家書的喜悅。
而我也在進了專科後,才在書中讀到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十年,在大陸旅行中,也遇過年齡相仿的朋友,談起文化革命,「你們這些有海外關係的人,在那個年代很慘地。」八十年代初,舅舅的兒子從大陸以留學生身份到了日本,輾轉到了台灣,我們在台北相見,我已在傳播網工作,談起那段歲月,「其實在字裡,熬一下就過去了,熬不過的就選擇離開。」國元表兄說,他淡然地敘說著往事,母親木然不語,外婆、舅舅相繼離開人間,家書與日子越來越少的期待,隨著時光淡出。
○○○年,母親離開人世,在整理她的遺物,一疊疊自一九五年到七年代家書,被母親細心保留,一紮樣,用緞帶綁好,日文是外婆與小舅們的平安書信,另一疊是紐約ㄚ姨的,依著年代排序、卡片、郵籤、娟秀的鋼筆褪不去是思念家人的苦痛。
一場戰爭、一場時局動盪,讓親愛的家人分隔大陸、美國、日本與台灣,在經濟欠佳的年代,母親始終沒有機會回到日本送她母親最後一程,因為兩岸政治氛圍,母親也不及看見自己的兄弟最後一面,遠在紐約的ㄚ姨隔幾年回到台灣,與我們共渡親情時光,也是近二十年的事。
20051月,因為拍攝「尋找太平輪」記錄片,再次踩上母親生長的家園,拿著攝影機,小洋樓窗外望去,音希金銅像還在,小圓環還在,冷冽空風,只有一、二度,風凍住了我的手,沿著車行,幾步路遠是白崇禧舊宅,現在已是有名的法式餐廳,對面是戴笠舊宅,也改成了西式餐館。
如果母親還在世,不知她會怎麼想?那段上海昔日晨光?







 從母親的洋樓窗外望去 一切如舊 人事己非 


迴響與引用列表

回應: 家書

2008-06-16 17:15 | nobody

回應: 家書

典婉姐您好: 
未經您同意擅作主張將您的部落格網址推薦給我們的群組,希望您別介意,同時也請您撥冗至我們的群組瀏覽! 
與您僅有數面之緣的鉅深 
2008-06-16 17:12 | nobody

回應: 家書

記得在台北念國四班時,收到爺爺從苗栗寄來鼓勵我的一封信,還是用毛筆撰寫,看了熱淚直流,因為印象中爺爺比較疼弟弟,沒想到能收到爺爺的親筆信,很訝異也很感動! 
現在要收到親筆寫的家書或卡片已經不容易了吧,取而代之的是電話,e-mail或msn吧!雖然電腦已如此的發達,但透過親手書寫的文字還是最有感情,您還記得上次用筆寫信是什麼時候嗎?
2008-06-06 00:09 | 小玉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