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13日 星期五

吃客家菜 聽客家事part 3


吃客家菜 聽客家事part 3

2009-03-31 22:09 |迴響:0點閱:2722

到了客家村好像一定會吃上幾 道醃漬菜,走過客家村,處處可見曬著陽光的菜葉;扒在屋角,或是在牆上站著等風吹的幾片菜豆.
在歷史中,客家人地處山林,為了保存食物練就一身好手藝讓各種菜蔬,醃製類蔬菜一直是客家特產,成為可久存的料理食材,也發明出各式各樣的料理,例如蘿蔔就可以玩出各種菜色,許多市售蘿蔔乾都打著客家名號,可見客家人的手藝是有口皆碑。利用二期農閒空檔栽種蘿蔔,除了新鮮食用,還有切成塊狀的「蘿蔔乾」、刷成絲狀的「蘿蔔絲」、切成圓形薄片的「蘿蔔錢」,處理後就成了三種形變、質不變的食材。
「蘿蔔乾」常做粽子餡料,「蘿蔔絲」則是菜包餡料或炒蛋用,「蘿蔔錢」煮湯美觀又好喝,更有人深信把蘿蔔乾封放個二、三十年再泡茶喝或食用,可降火氣、治喉嚨痛。可見蘿蔔被客家人利用之透徹!
和蘿蔔一樣,芥菜也是客家人利用農作休閒期栽種的蔬菜,客家人以熟練的醃漬技術,把芥菜大大的利用一番,製成許多出名的客家特產。一般人人常弄不懂「酸菜」、「覆菜」(也稱福菜)、「梅干菜」,其實差別就在乾燥過程。
芥菜加鹽踩去水分,放入甕中發酵是為「酸菜」,爾後曝曬數日作成「覆菜」,若曬乾至水分全脫就變成「梅干菜」啦!每種醃菜都有不同吃法,可見客家人對醃漬品在行的程度!
客家人從小就有蠶豆症危機,不能太常吃蠶豆、大紅豆、花豆等,否則有溶血的反應,唯有長豆無害,這件事雖不知是真是假,但是客家長輩對此可是深信不疑。因此,客家人放心食用之餘,利用老方法,把吃不完的長豆曬乾,做成豆乾煮湯。據說,第一位帶隊登上喜馬拉雅山的客家人一張致遠,當年就是帶著「豆乾」遠征世界第一高峰!
其他醃漬菜有瓜類、魚、豆腐類、鳳梨醬、豆豉、、、也都是客家家庭統見的桌上菜,並且可以變換出不同的湯水、炒菜及便當菜。而傳統的紅麴除了是佐料,以現代觀點已經是極具養生健康的時髦食材,降血壓、降膽固醇。
但是健康觀點,現代人盡量少吃醃漬物,許多店家也相繼推出改良配方,強調少鹽,或是自然風乾,不加任何添加物的醃漬菜,逐漸取代傳統的醃漬品,畢竟這年頭冰箱普遍,大家也不用像五胡亂華年代帶著包袝逃命去,大家也不用把醃漬菜當主食,小包裝興起,好像也為土味十足的梅干菜,福菜大變身.說是可吃出陽光幸福的菜餚,就頗具偶像劇身段不是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